產品概述
常用的水處理劑可分為兩類,一是單劑,有明確的分子式、結構式,可以用明確化學物命名的化學品,屬于精細化學品的組成部分,如HEDP、PBTCA、ATMP、PAAS、PASP等。另一類則是復配藥劑,或叫配方產品,指沒有明確的分子式和化合物名稱,而以其用途、性能特點(常冠以牌號)命名的藥劑,如緩蝕劑、阻垢劑、**劑、絮凝劑、預膜劑等。
較單劑而言,復配藥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常常是為某一特定水系統或某些特定客戶專門研發;②研發重點是配方的性能與實際條件的匹配,而不在于新物質合成;③成本構成為“一低四高”,即生產成本低,利潤高,市場開發費高,技術服務費高和應用研究成本高;④生產投資往往占比較小,產品品種多、批量小,并且多為間歇式生產;⑤在經營復配化學品時,往往需要同時提供技術服務;⑥更新換代快,需要根據客戶水質與工藝條件的變化及時更新或改進。
水處理劑在水處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不同的水環境下,也需要不同的水處理劑產品,其發揮的功能也有不同。
不同水環境下的水處理劑及其功能表
資料來源: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整理
市場需求規模
近年來,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節水環保等理念逐步形成共識,同時國家加大環保扶持力度,鼓勵環境治理投資,不斷提高節水要求和廢水排放標準,使得水治理需求旺盛,水處理劑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水處理劑行業發展現狀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1-2016年,全球、亞太地區及中國地區的水處理劑產品需求規模均處于上升態勢,2016年,全球、亞太地區及中國地區的水處理劑產品需求規模分別為289.69億美元、99.26億美元和41.1億美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和工業水處理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國水處理化學品市場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東亞地區發展*快的市場之一。
數據來源: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調研整理
行業發展現狀
整體來看,我國水處理劑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現已形成了自主研制、產業化的體系:技術水平和應用服務經驗日益提高與豐富,已能滿足國內各種水處理市場的需求;水處理劑類別及品種齊全;水處理劑的生產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從產量到質量已基本能滿足國內需求且部分產品出口,在國際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有些產品的生產技術和性能已處于國際**水平。但與國外成熟的水處理劑市場相比較,我國水處理劑市場整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由于市場需求增長迅速,企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水處理劑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特別是受利益的驅動,市場競爭比較混亂。
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水處理劑主要朝著綠色環保、多功能等方向發展,即重點發展生物降解型綠色環保水處理劑和復配產品。
所謂生物降解型綠色環保水處理劑,是指使用后對環境無害的藥劑,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藥劑本身對環境無害,對環境友好,而且水處理效率非常高,價格便宜,原材料易得;二是通過工藝或水質的調整,能夠減少或消除藥劑對環境的危害,適宜寬泛的水質條件,并能在惡劣的工藝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水處理效果;三是藥劑在使用后在環境中能迅速降解為無害物質,不會對水系統產生**影響。
從全行業看,目前綠色環保型水處理藥劑的研究開發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無磷緩蝕阻垢復合水處理劑的出現,聚天氡氨酸、聚環氧琥珀酸等易生物降解單劑的應用,高分子特效分散劑的合成,有特殊功能基團的化學品的合成,在傳統多元共聚物水處理單劑上嫁接特殊功能基團的合成等。
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可能對環境造成潛在影響的或明顯影響的水處理藥劑在繼續使用。比如,在用水量占比較大的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大都采用磷系復合配方,其主要優點是無毒和使用濃度較低,然而磷系緩蝕阻垢劑可以充當水中**和藻類的營養成分,引起水源的富營養化和水質污染。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大,研制開發低磷或無磷非氮、可生物降解的多功能環境友好型水處理化學品將成為工業水處理領域中*主流的研究方向。
未來,水處理劑的研究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原子經濟性反應的研究開發;二是研制開發新型多功能綠色水處理化學品,加強水處理化學品的合成、結構與性能之間關系的基礎研究;三是改進水處理化學品生產工藝;四是加強新型藥劑與現有藥劑之間的復配研究。五是發展與新型水處理工藝設備相匹配的化學品。
----摘自新思界網